苦炼内功 共促成长——康安幼儿园省级课题子课题学月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22来源:康安幼儿园 作者:通讯员 浏览量:3296
教育科研和教学教研是促进师幼共同成长的不竭动力。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园本课程设计及组织能力,11月18日、19日,南溪区康安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构建幼儿园绿色生态教育课程”课题组,在课题组组长、园长曾圣容的带领下,以活动观摩和教学研讨的形式,组织开展了为期2天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中,课题组成员根据本班幼儿近期在生态教育方面的兴趣爱好、热点关注点,生成和设计了相关的生态教育课程,引导幼儿通过活动,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郑攸老师设计组织的大班艺术领域绘画活动《铜钱草》,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从铜钱—铜钱草—铜钱草的晕染画,让幼儿在观察铜钱草的实物中,了解铜钱草的外形特征,让幼儿在铜钱草的晕染画中,感知宣纸的吸水、散墨的特性。活动中,让幼儿学会了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培养了孩子们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体验到了晕染画和创作的乐趣;同时,孩子们生发了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植物、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培养了生态眼光、生态视角。 徐莹老师带来小班语言领域活动《番茄红了》。老师用摸盒说物的方式让幼儿初识番茄,用视频的方式抛出问题“番茄为什么是绿的”,并带领孩子们用念魔法的方式学习儿歌。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郁、积极活跃,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感知儿歌《番茄红了》的内容和韵律,学说完整句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倾听能力得以提升,从小知道大自然的馈赠、蔬菜水果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曹婷老师的大班社会领域绘本故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通过充分给每位幼儿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的机会,幼儿会做事专注、认真倾听、深度思考、文明礼仪。幼儿深度解读故事内容,从而明白:如何去纠正不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行为,怎样从贪婪的掠夺者,变为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守卫者。 雷琴老师的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树叶》,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幼儿欣赏音乐引出主题,在看看、摸摸、闻闻中感知树叶的外形特征,在找朋友的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现,为树叶分类,有初步的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大自然对人类的作用,知道了植物、树叶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教学探讨中,上课教师通过活动后的自我剖析、谈感悟、谈困惑,听课老师通过对活动准备、活动目标、环节设计、组织实施、幼儿获得等方面进行了评析。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相互启发,磨出智慧的火花、碰出收获与感悟。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成长方式与学习氛围,大家获益匪浅、收获颇丰。 每月一次的课题组生态教育园本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是一次次灵魂的唤醒,更是一场场诗意的远行。在活动中,幼儿获得应有的发展,逐渐更具绿色生态意识、低碳环保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逐渐更具生态教育观、生态课程观、生态课程设计与组织能力;幼儿园的生态教育理念更具特色、生态课程更加突显。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