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街小学校:研读课标寻方法,落实“双减”抓素养

发布时间:2021-11-01来源:中山街小学校 作者:张舟 廖秀利 曾玉静浏览量:2362

近日,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有幸邀请到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四川省特级教师李冰,给学校数学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双减”的及时雨——《结合课标研读教材方法例谈》。

讲理念——指引方向

李冰谈到,当前数学教学的最新理念,要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举实例——指导方法

讲座中,李冰用大量的例子讲述“神秘的数学核心素养”。如讲授量感时,用拇指指甲盖的宽度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通过例举曹冲称象的故事,解读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素养”;通过例举平时身边朋友“买菜”“装修住房”等一些搞笑的经历,让老师们体会到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孩子们今后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研教材——定准目标

如何结合《课标》、《教参》研读教材,并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让“双减”从课堂开始发生,这是此次李冰讲座的重点。她以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用一组神秘的数据“108、9、53、31、24”让老师们大胆猜测,原来这组数据是指本册教材一共有108页,9个单元,53个列题,31组课堂活动,24个练习。是对本册教材的一个整体把握。接着李冰从教材的编写思路,意图,教学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指导。为了了解大家的吸收情况,李冰马上组织了一个年级小组活动,让老师们以一个单元为例针对教材的内容框架及知识联系,教材的双基,教材着重培养的能力,教材体现课标提出的核心概念,教材的数学思想,教材的活动经验等等进行思考和交流。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在一次次碰撞中学会了如何去研读《数学教学参考》这本重要的教学工具书。

李冰表示,每位老师都必须读好三本书:《课标》《教参》《教材》。然后,从目标出发,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逆向去设计自己的有效教学,既要关注知识点的教学,更要关注素养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双减”政策践行者。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