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成为幸福乡愁的栖息地——文江镇中心小学校参观学习之旅

发布时间:2021-05-11来源:文江镇中心小学校 作者:曾杰浏览量:2924

5月7日—10日,乡村教育“江华模式”全国推介会暨“幸福教育和教师”高峰论坛、中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年会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永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德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常淑芳,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玉清,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原局长汤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主办,中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江华县教育局承办。

5月9日,平行论坛“幸福课程和课堂的架构与生成”在沱江二小的会议室里举行,高县文江镇中心小学校校长王小飞做专题报告——《让校园成为幸福乡愁的栖息地》。报告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文江小学“美丽校园、幸福师生、理想教育”的实践之路;阐述了学校“五育并举、五育融合” 的探索之路;阐述了学校“责任立心、担当励行” 的践行之路。王小飞的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聆听了罗建华、谢景林、王玉清、常淑芳、吕德雄等领导的讲话。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与会教师围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教育发展,夯实人才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起分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发展的经验,共同探讨和弘扬陶行知先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崇高风范,践行其教育思想,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期间,老师们学习了唐孝任的《“和美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江华路径——“美丽校园、幸福师生、理想教育”的实践》、朱永新的《从杨其山看乡村教育》、刘铁芳的《什么样的教育是幸福的教育》、顾久的《教师职业意义的自觉与幸福》、华应龙的《化错养正 立德树人》、卢志文的《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汤勇作的《教师的幸福果真像花儿一样红吗?》。专家告诉与会教师们:优秀只是他人的一种评价,而幸福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相比之下幸福更为重要。专家把幸福归纳为:“千万要健康、一定要和谐、尽力去充实、永远求美好”。专家指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够培育出幸福的学生,才能够创造幸福的未来。 

此外,老师们观摩了两节示范课,分别是许习白执教的五年级语文《书戴嵩画牛》和华应龙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练习课》。许习白的整堂课呈现出的强基固本、自然流畅、厚积薄发,充分体现了许习白一贯的朴实、自然、广博的教学风格。华应龙用亲切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鼓励学生多用“真的吗”、“为什么”去发现平时容易忽视的错误,体现了他“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风格和“化错教育”的特点。

老师们现场考察学习了江华县芙蓉学校、大圩二小、水口中学、水口中心小学、上游完小、大石桥中心小学、思源实验学校、沱江镇七小、沱江镇二小、沱江镇五小、沱江镇一小、城北生态幼儿园、大圩金芒果幼儿园等学校。这些学校均按照“五型六化”“递进式六创工程”建设,印证了江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幸福的人群是教师”。

此次参观学习,老师们感受了江华“美丽的校园、幸福的师生、理想的教育”,学习了江华教育发展经验,参观考察了江华美丽学校,聆听了专家学者精彩的报告。老师们纷纷表示,会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我能力和自我修养,始终坚持为幸福生活奠基、为责任担当铸魂、为精彩生命引航。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