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州区一幼:科学准备 家园协同

发布时间:2019-06-24来源:叙州区第一幼儿园 作者:杜贵勤浏览量:2973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到小学并很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叙州区第一幼儿园于6月21日下午,组织全园大班家长在五友路小学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幼小衔接专题工作会,本部、分园大班两百多名家长参加。

下午1点40分,家长们就陆续到场,认真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片《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入学准备方法和策略,浅显易懂、案例生动,吸引着全场家长们的眼球。2点20分,叙州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范熙主持会议,她首先就“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幼小衔接怎样做”“入学准备什么”三个方面向家长们进行了一番交流,并向家长们介绍了该园近期幼衔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以及孩子们各方面的表现情况,真诚地希望和家长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愉快地度过幼儿园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顺利地进入到小学!

特邀的五友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刘秀兰以《起跑线上我们一起助力孩子成长》为主题向家长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腹有诗书气自华”刘老师主要强调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坐姿,培养孩子会听、会说、会阅读及良好作息习惯的养成,让家长们当一回小学生,现场教家长怎样握笔和看书。提出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我们一起助力。刘老师还对五友路小学的校舍、教学管理、作息常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五友路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蒋雪辉老师,作为班主任主要强调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上的注意事项,阐述培养孩子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比如不知道交作业、没有笔、不知道上学放学等等)。

家长代表郑艺通过自己孩子入小学的亲身感悟,主要讲解家长应该从心理方面、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用品上,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举例说明家长与家长之间不要有攀比之心,不要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这样会让孩子心理上受到伤害,从而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随之下滑。

最后副园长范熙梳理出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并提示家长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

本次会议有三个议程,一是由叙州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范熙讲《科学准备,家园协同》;二是由五友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刘秀兰、优秀骨干教师蒋雪辉讲话;三是由学生家长代表郑艺讲话。

范园长向家长们详细讲解了科学入学准备,准备什么?从三个方面准备。一是关于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二是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做法;三是家长需要做的工作。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生活环境、学习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行为规范等等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对于这些不同,老师在学校做了什么工作,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过渡,范园长做了详细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

五友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刘秀兰讲的主题是《起跑线上我们一起助力孩子成长》。刘老师首先对五友路小学的介绍,从五个学校的工作室中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愿望。腹有诗书气自华,刘老师主要强调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坐姿,让家长们当一回小学生,现场教家长怎样握笔和看书。最好的教育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让孩子在起跑线上我们一起助力。

五友路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蒋雪辉老师,主要讲作为班主任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方面需要主要哪些?在学校的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的培养(比如不知道交作业、没有笔、不知道上学放学等等)。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家长代表郑艺主要讲在家长准备。应该从心理方面、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用品上,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为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举例说明家长与家长之间不要有攀比之心,不要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这样会让孩子心理上受到伤害,从而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随之下滑。

此次幼小衔接的专题家长会,让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从各方面了解孩子上小学有哪些科学准备,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等方面的科学准备、共同努力,相信孩子们能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