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荐书)华阳幼儿园黄红玉
发布时间:2016-06-16来源: 作者:浏览量:787
非常的开心,能够有机会在这回忆和ππ(儿子的小名)一起成长的家庭生活。在π成长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家庭阅读的不仅仅是书,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训和说教”。对于孩子,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有爱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所以在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给他最多的就是音乐,我买的“小布叮”音乐播放器是我觉得买的最对的玩具之一,只要他在玩耍,我都给他音乐或者和他说话,让他在有声音的环境中玩耍,所以π冒出的第一个完成的句子是儿歌:我在唱“两支老虎”,π接“跑得快,跑得快”(那时一岁九个月)。从他六个多月会坐以来,就开始给他买了些启蒙教育类的小书,最早买的就是一些很简单的书,如认数卡,字母卡和有声挂图,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物品,很能吸引小朋友,吸收起来也特别快,语言表达也提高了;虽然不能理解意思,可不到两岁的他喜欢被《春晓》、《锄禾》那些简单的诗了;再后来,很偶然的机会再淘宝上看见了有黑板,在1岁10个月时给他买了黑板和很多磁性的数字和字母,他特别爱玩,我们也因此发现孩子很喜欢数字和字母,最开始是数字字母单个玩法,完了很长一段时间,真的是很酷爱,π爷爷告诉我:ππ除了睡觉和每天带出去玩的那会儿,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班”,每天把数字字母翻来覆去看N遍,听歌要听abcd歌,看书要看 ABCD,好不容易带出去走走,小区门口的车牌号码要挨个认完才算数,钟情的宝宝,一直玩到两岁七个月,有一天他突然用字母给我摆了个ONE,然后我们开始给他买书,最先买的就是一叠100字的认字卡,每天吃饭前他都要求我们考考他那个字怎么人,认对了再吃饭,呵呵,真的很有兴趣的样子,就那样,坐在马桶上都要认字,出门就会问这个人什么,那个认什么,所以那段时间,爷爷是他最好的老师;去地下室,看到有字他会问爷爷,那个是什么?爷爷说那是安全出口。下次和妈妈去地下室,他就会告诉我那个是安全出口。 再后来我知道了绘本,就第一次给他买了《米菲的故事》系列丛书,想的是让孩子养成一个爱看书的习惯,所以经常闲暇给他讲故事,孩子的模仿能力真的是无限的,过了一段时间他居然能翻着书给我讲故事,我真的很好奇他是记住了故事还是真认识了那些字?孩子爱问的好习惯也给了我灵感,我也爱给他讲,我告诉他我们家的门牌号码,家庭住址,全家人的电话号码(这些记住了至少不会走丢了),真不错,不仅孩子记住了家里人的电话,他每天在我面前念,一个号码都记不得的我也记住爷爷和姑姑的电话了。就这样,他在上幼儿园之前通过给他讲故事或者自己问问题认识了可能有100-200个汉字。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小小的体会:同样一件事情,正性激励比负性的批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他问你这个字认什么,很多时候其实他知道答案,只是要逗你玩;负性表达:你怎么连这个都不认识呀?这样子说的结果可能他一会儿就不看书了玩其他的去了;正性表达:这个妈妈也不认识呢,你告诉我吧,然后在他告诉你以后表现出很惊讶,这孩字真不错,能认识xx字了,然后他就会很有兴趣继续和你看书。 关于让不让孩子看电视/电脑的问题,妈妈和爸爸又分分歧。π爸引经据典,意思就是不能让孩子看电视,妈妈其实也知道电视看多看肯定不好,但你不能要求爷爷奶奶在家不看电视,因此孩子跟着看电视很不可避免。我一直觉得,孩子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得有好的情绪才会有好的行为,所以在原则范围内的事情我不想过多跟他说“不”,我觉得电视完全不看不现实,况且他看电视也是听字母歌、数字歌、看看题材较好动画片,后来和孩子商量,看电视/电脑有两个要求:第一站远,不然眼睛会坏掉;第二:规定时间,半小时要关机。结果我很感动,因为孩子很诚实,他除非偶尔弄点情绪,大部分时间都是很遵守规矩的,所以立规矩真的很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瑰宝,是祖国的未来;愿他们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书的海洋里翱翔。祝所有小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 推荐书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推荐书籍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书,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强烈给妈妈们推荐此书,推荐理由只有一个,它是一本好书。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父母之爱都比海深,但有质量的差别。那是什么来决定这个质量的呢?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 1.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虽然我不太了解幼儿园的家长们,但我在儿科上班,每天都会跟很多爸爸妈妈打交道,对家长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有些父母不学习,不看书,在处理孩子的事宜上,完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喜好,比如“打针” 这件事,很多家长会欺骗孩子:哎呀,不痛,一点都不痛,或者听凭孩子哭,觉得哭会吧过去了就好了,殊不知对孩子心灵带去的恐惧,甚至在打完针还会给孩子说:你看这个坏阿姨,我们打她,她把我们乖乖打痛了。或者孩子不听话时就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让阿姨来给你打针了哟。随意的话语都已经对孩子心理造成了伤害,孩子会认为打针是一种惩罚,其实让孩子哭闹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巨大的恐惧。这种时候,我就会使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上讲到的关于孩子打针的解决方法,其实那点疼痛孩子是完全有勇气忍耐的,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应该如实相告“有一点点疼”,给出心理预期,不要欺骗,不要威胁,同时给出退路,实在觉得疼也不让孩子觉得羞愧。如何家长能够提前这样告诉孩子,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孩子往往能给我们大大的惊喜。所以在儿科病房,我经常感叹万千,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全部,你的言行对孩子可以是创造性的,也可以是毁灭性的,你不可以太愚昧,爱要有质量。 2.把学习当成轻松的事 言传身教大家都知道有多重要,但其实我们可能做的不好。比如π爸有一次给π说:耶,我们再上一天学就可以玩了。我马上告诉π爸这样引导孩子是错误的,你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上学很苦,你是想让学习成为他的负担。《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会和你讨论如何让学习变成轻松的事,如“如何让孩子轻松认字”、“开小卖部”等。再一次意识到为人父母引导很重要,其实孩子原本就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 3.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也跟大家分享了孩子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有哪些,非常棒。爸爸妈妈有没有被问过“孩子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请问你又是怎样回答你的孩子的呢?家长们意识到了这是该做成复杂程度你的孩子都接受吗?用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吗?请大家从书中找答案。 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题目最适合今天的主题,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爱读书,有一个号的读书的习惯,但方法很重要,一定注意避免简单的说教。在这本书里,改变家长们的一些教育误区,你赞同“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的说法吗,请去书中需要答案吧。就导读了这里吧, 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做孩子成长路上最棒的同路人。 推荐书籍2:《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推荐这本书,也是见证了很多很多的家长不懂得和孩子的沟通,除了简单说教还有就是棍棒敲打,最恐怖的就是还会在紧急关头加上一句:我这样子做都是为你好呀!所以,爸爸妈妈们,爱的体现方式应该是轻松而自然的,请我们一起来读书。 1. 你会主动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吗?你们经常认同孩子的感受还是经常否定他们的感受呢?如果你觉得冷,让孩子再穿件衣服,可孩子说:妈妈,这儿好热。请问接下来你会怎样做?我凭经验大部分家长会说:穿上吧,这儿很冷的。如果孩子还说:不,我热。你要怎么做??再反复几次呢,你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吗?你又考虑了孩子的情绪吗?我们要怎么样来处理这些生活中的天天都遇见的情绪和不同感受呢?我推荐好好阅读这本书。它告诉我们否定孩子的坏结果,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认同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感受,有了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 2.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上面讲了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那家长们你们首先得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经常被孩子搞的抓狂,你的情绪不好,自然对孩子没有好行为,所以书上还有很多的故事分享,你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 3. 有代替惩罚的方法吗? “黄荆条条出好人”,这是很多代以来善用的教育方法之一,意思就是要经常敲打孩子,打疼了就懂得改正了,我本人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但回想自己当时的感受,我并没有因为挨了打就想到要改正,而是当时很恨爸爸的,虽然成人后知道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却是我不赞同的。 棍棒教育的危害,书上给我们分析的很清楚;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请不要把孩子当成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我自己有一个小小的体会,比如儿子和我耍赖要迟点睡觉,需要再讲一个故事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用来和他沟通,我说:妈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明天晚上我们9:00就洗脸刷牙,9:20 就上床讲故事,那样子就很早就可以多讲两个故事了。结果呢,他非常同意,就主动关灯睡觉了。而且从此以后,只要我们有什么难题了,π总会说那句: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爷爷奶奶都很惊诧,这孩子哪里学的,还能想到办法,我心里偷乐呢 4. 你都是如何赞美孩子的呢? 在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根据π的特点,我学会了不少的赞美的方法,我发现赞美比批评更能让孩子进步,在家里得到赞美的孩子,他自己就会给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比如,要洗头了,我就会说要是π能自己把洗头神器拿过来就太棒了。结果第二天洗头,他真的拿过来了,我就很夸张的表扬他了:π真的长大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都会自己铺好洗头神器了,我觉得他很棒很棒的。哇,他很开心的,躺下去还自己盖住耳朵,问我:妈妈今天我洗头是不是很乖,都没有哭哟!就是这种良好的情绪会让他自己每一件事情上都要求自己棒棒的。当然,对孩子的赞美不是大人们间的互相吹捧和奉承,要用心用爱用正确的方法,请你们到书中来享用吧! 推荐书籍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首先,请大家不要抵触这本书,这不是管理学专属的书籍,它可以让我做最好的“自我管理”者。大到一个集团,小到一个三口之家,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在一个家庭里,男人或者女人总是要管理好你们的家庭财务,管理好你们的时间,管理好对孩子的教育等等,可以用管理无处不在,也可以说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是天生的,所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教授的管理世界吧,而且我们可以触类旁通,用在我们的家庭生活、孩子教育及工作学习中。 1.善用有限的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时间是最稀缺资源,容易流失。每一个管理者,只能通过研究,才能弄清楚自己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能下定决心,该放就放,专注于关键事情,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取时间的主动权。 2.善于用人的长处 这句话绝大多数人很熟悉,但实际上用的不好。尽管我们都知道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想想你对下属、对老公、对孩子有没有犯追求完美,老爱挑刺、不善于用长的毛病,说中可是有独到见解的哟,欢迎你走进它。 3.重要的事情优先 曾经听过一句话:生活最重要的事就是决定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事。千头万绪的事情有没有让你暴跳如雷,不知从何下手?书中案例的分享能让你悟出点名堂。如何避免管理上的“自我资产主义”?要想“出新”,必须先学会如何“推陈”。其次,当有很多任务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是怎么样来安排优先次序的?如果按照压力来决定优先,结果必将牺牲许多重大的任务及众多不良后果,请看书中详解。 4.有效决策的要点你都了解吗? 如何你是选择苦难综合征,那这本绝对是你的知音。大量的案例分析让你看清楚你的症结所在,而五大决策要素的逐个解析让你知识倍增,最后给你分析怎样去判断决策是否是有效的,完全是 饕餮大餐,满足你的重口味。看完这本书,可以说受益匪浅。不管是对家庭管理,教学管理或是工作上下级,都会让你信心倍增,游刃有余,让你的管理卓有成效。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