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荐书)大林幼儿园曾伍婷
发布时间:2016-06-12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458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银河里的星星、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推荐书目: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卢梭《爱弥儿》 推荐理由: 好书推荐一: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不仅是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而且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有人甚至认为它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 读着《窗边的小豆豆》,促使我们更深刻的反思,没有尊重和信任就谈不上教育,即使你自己认为说教很有力,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耳边风,听不进去。《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真诚的爱护、信任和尊重。书中的小林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怎样去尊重和信任孩子。她在被别的学校退学后,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 书上写道:“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还有一次,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了厕所,她找来一把长舀子开始掏粪池,掏出的污物在厕所旁堆得高高的。小林校长走过来,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并凑过去像朋友一样说道:“弄完了,可要把这些污物全部放回去呀!”。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谁能像小林校长那样顺其自然呢?说不定看见时已经怒火中烧,早就高声呵斥了,而小林校长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这,就是尊重和信任!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和信任,所以小豆豆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秩序。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边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中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善于教育孩子的小林校长特别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善于帮助孩子去掉自卑心。像小豆豆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进巴学园、不碰见小林校长的话,多半会被当成是坏孩子,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顺利成长和才华的展示。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好书推荐二: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爱的教育故事。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父母,老师,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极力颂扬的地方.这本书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好书推荐三:卢梭《爱弥儿》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 这部著作首次出版不久即被法国议会宣布为禁书而加以焚毁,作者也被法国政府通缉。但是,这部著作经受住了严酷的检验,也得到了更高的荣誉,德国哲学泰斗康德为了阅读《爱弥儿》,竟打破多年的生活规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据说有一个星期没有外出散步;后来,更有人说《爱弥儿》是西方世界在柏拉图《理想国》之后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论著。此书对后世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中国盛行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亦发端于这本《爱弥儿》。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
责任编辑:王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