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满校园 小金县城关二小绘就多民族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5-05-23来源: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 作者:张红浏览量:2504

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5月23日,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以“石榴花开 培根铸魂”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展演。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十个我会”系列活动,用笔墨、歌声、舞蹈、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在这里,孩子们用歌声传递友谊,用舞姿诉说团结,用画笔勾勒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民族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mmexport1747983601800.jpg

上午九点,嘹亮的国歌回荡在校园上空,活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后拉开序幕。党支部书记、校长芶小勇在致辞中强调:“我们一直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主线任务。近年来,我们依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平台,持续开展红色舞台剧、非遗剪纸展、民族文化社团活动、民族特色文体赛事等,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育人氛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师生广泛参与、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民族文化‘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出’,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

mmexport1747983617625.jpg

百米长卷上,师生以笔为媒书写家国情怀。书法组挥毫“民族团结一家亲”,绘画组用色彩勾勒嘉绒藏寨的山水人文以及红军长征在小金的“四山”“四桥”“四遗址”,每一笔都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mmexport1747983623417.jpg

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剪出马尔锅庄、别斯满服饰、藏戏、赞拉研冲嘎(出征舞)、藏族酥油茶文化等造型,象征各民族血脉相连,非遗技艺在校园焕发新生。剪纸刀锋翻飞间,学生们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肌理。非遗技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情感的纽带,让“守正创新”的文化自信悄然扎根。

mmexport1747983629227.jpg

百名学生身着藏族盛装,随《藏族儿女心向党》旋律翩然起舞。刚健的舞步与欢快的节奏交织,展现嘉绒儿女对家乡的热爱,传递民族团结的炽热情怀。

mmexport1747983634848.jpg

五年级师生以《满江红》《神州谣》等经典篇章,穿越千年文明长河,用铿锵之声诉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点燃全场文化自信。《校园星辰曲》,用诗歌传递对祖国的热爱。歌声与朗诵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老师们用艺术的语言宣告:无论身处何方,中华儿女的血脉始终相连。

mmexport1747983641312.jpg

校舞蹈队以《炫舞民族情》融合傣族孔雀舞、维吾尔族扭脖子舞、藏族甩袖舞等元素,少年们灵动的身姿化作民族文化的使者,演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美。

mmexport1747983646668.jpg

学生罗金辰声情并茂讲述《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将红军战士的坚韧与民族团结精神植入人心,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中代代相传。四年级四班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强国力量”为主题,通过情景剧、诗歌朗诵等形式,生动展现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传递“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的信念。

mmexport1747983657997.jpg

“小石榴籽”足球队在绿茵场上展开激烈角逐,传球、射门间尽显协作之力。他们以足球为纽带,诠释“民族团结如赛场拼搏,唯有齐心方能致远”的深刻内涵。活动最后,在沈惠月老师的指挥下,全校师生手持小国旗,齐声高唱《爱我中华》。

午间的校园变身“民族美食市集”,欢声笑语中,文化差异化为唇齿间的共鸣。

从笔尖到舌尖,从舞台到操场,城关二小以“十个我会”系列活动为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点滴。这场艺术与文化的盛宴,不仅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城关二小用一场场精彩的活动证明:民族团结教育无需说教,它可以是画笔尖的色彩碰撞,是足球队员间的信任托付,是舌尖上的文化交融。正如校长芶小勇所说:“我们倡导‘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的育人价值观,借助‘向日葵文化’这一象征在逆境中不屈生长、追光向美的精神图腾,引导孩子们在多民族融合共生的校园中互学互尊、向阳而生、绽放自我。(张红)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