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三小教育集团特色建设交流暨邻水三小第四届航模节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8来源:邻水三小 作者:浏览量:2775

2025年4月24日,值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之际,邻水县第三小学以“逐梦蓝天之上,探索宇宙之旅”为主题,举办第四届航模节。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活动特邀重庆市长寿区黄桷湾小学、梁平区实验小学、广元市剑阁县武连小学、以及邻水县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成员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同时还邀请了各班部分家长代表共赴盛会。以航天科技教育为纽带,搭建起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书写了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开篇:航天精神铸魂,教育协同启新程

上午9时,开幕式拉开帷幕,成为凝聚教育共识的起点。重庆市长寿区黄桷湾小学、梁平区实验小学、广元市剑阁县武连小学、邻水三小教育集团各校领导、师生代表。县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科体局党组成员甘洪宇,县教科体局科创中心副主任陈莤到会指导。

县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教科体局党组成员甘洪宇将“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的牌匾授给邻水三小校长黄成华,标志着该校正式跻身全国126所航空特色学校行列,更意味着成渝两地教育同仁在“科技育人”赛道上迈出协同奋进的关键一步。

校领导致辞中强调,航模节不仅是学生逐梦蓝天的舞台,更是落实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号召以航天精神为引领,培养兼具创新力与合作意识的时代新人。教科体局科创中心副主任陈茜在肯定邻水三小航模特色的同时对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合作及教育集团办学提出了殷殷希望。

交融:多元场景联动,绘就教育共同体图景

(一)嘉年华里的“沉浸式”体验:科技赋能童心绽放

操场上,嘉年华展示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童心与创意。以年级组为单位组建的六个展示队伍,以“战斗机”“运载火箭”“航天科学家”“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历史”等为主题,用手工、绘画与宣讲搭建起立体的航空航天科普展示课堂。书法校队挥毫“航天梦·教育情”,书写三小人的坚持与希望。航模校队操控无人机编队演绎“双城同辉”图案,无人机编程展示区闪烁的代码与操场中央腾空的模型飞机相映成趣。

精彩纷呈的展示活动吸引了无数目光。同学们分年级组队参观,热闹而有序;家长们也被礼仪员引领着参观了展示活动和整个校园文化;教育集团各校师生代表边看边交流“科技特色课后服务”经验;来自合作学校领导老师们围观中共探“双城教育融合的新思路”。在邻水三小师生的指导下,部分参观者还亲身体验了纸飞机制作、电动飞机操控,无人机飞行等项目。大家沉浸在航模的魅力之中,共同感受这场科技与创意交织的盛宴,这场由学生主导的展示,成为跨校教育智慧碰撞的微缩现场。

(二)会议室里的“深度化”共享:经验互通共谋发展

同步进行的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合作交流会上,思想火花持续迸发。邻水三小黄成华校长分享的《擦亮航模教育品牌,培育未来航空之星》站在未来人的角度提出了邻水三小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的思考,以航模教育为突破点,积极落实“把教育贯穿于生活的始终,把创造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未来人的动手动脑的综合素养。他用生动有趣的比喻、熟练现场演示操作以及充满激情向往的讲述,赢得了场上与会各校领导老师和家长朋友的热烈掌声。

重庆市长寿区黄桷湾小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陈学以《夯实劳动教育赓续教育新篇》为题,从种植课程、生活课程、体验课程三个方面为我们分享了黄桷湾小学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的经验做法,提出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效益,让与会的川渝教育者深以为然;黄桷湾小学艺术组教研组长刘丹老师结合校歌《黄桷树》与粤语合唱《山野间》,从“共鸣点、角色感、画面感、仪式感”四大策略解析合唱育人路径,为邻水音乐教师打开“以美育人”新视野。

剑阁县武连小学薛艳梅校长带来《立梦爬山虎守望教育美》,讲述山区学校依托地域文化培育“攀登精神”的实践,让与会的教育者深切感受到武连小学的办学的温度以及爬山虎的精神家园。随后,三地教育者围绕“特色课程共建”“教师跨区研训”“学生联合实践”等议题展开热议,达成“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及教育集团特色教育建设”的初步共识。

(三)家校共育:凝聚合力,共筑科技教育未来

在航模节活动期间,邻水县第三小学还精心组织了家长大会。会上,学校向家长们全面介绍了航模特色课程和科技教育成果,通过展示学生的航模作品、活动照片和视频,生动呈现了科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航天科技知识,激发家长对科技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孩子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以赛事为引擎,点燃航天科技教育热潮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是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重要路径。下午,我校航模运动员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精彩纷呈的航模比赛。比赛设置了多元赛项:既有画飞机、折纸飞机这类融合艺术与创意的设计项目,让学生用画笔勾勒航天梦想、用折纸展现空间思维;也涵盖飞行器手工制作,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更包含纸飞机直线距离、纸飞机留空时长、手抛直线距离、电动自由留空等竞技类项目,在一次次试飞与调试中,学生不仅提升了空气动力学应用能力,更在挑战极限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航天科技的魅力。这些赛事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示创新思维的舞台,持续点燃他们对航天科技的探索热情。

展望:以航天之笔,书写教育协同新未来

暮色中,航模节落下帷幕,但成渝教育协同的步伐从未停歇。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校际互访—课程共研—师生互动”的立体合作框架,更在学生心中种下“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无论是重庆黄桷树与邻水三小党旗红的意象交融,还是航天精神与地域文化的深度结合,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破“围墙”,在交流中互鉴,在合作中共生。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合作的缩影,邻水三小航模节的实践证明:当航天梦想与教育协同同频共振,当科技探索与区域发展深度耦合,我们培育的,不仅是仰望星空的追梦者,更是脚踏实地的建设者。这场跨越山水的教育之约,正为川渝两地“共建共享高品质教育”书写着充满希望的注脚。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