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打稳实 泸县奇峰镇学校进行2015秋课改总结

发布时间:2016-01-0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526

       四川教育新闻网泸州1月6日讯(通讯员毛世辉)近期末,泸县奇峰镇学校负责人在该校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总结会上,再一次向全校教师明确和澄清了课改的诸多问题。

       一 明确两个方向

       首先,课堂结构改革是必然方向。社会在不断转型和飞速进步,现在以教学为中心的的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才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能找到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和空间。那么,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主阵地。因此,课堂结构改革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除此之外,该校明确课堂结构改革的定位点:力争使大面积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积极参与展评交流。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而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都能够放得开,毫无所顾地展示自己。教师既要如“草原驯马”,要放得开,大胆鼓励“兵”教“兵”。也要收得拢,作恰当而适时的讲解点评,这就是奇峰学校需要建立起来的课改模式。

      二 确立一个标准

       介于课改操作层面的复杂性,奇峰学校把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标准定得较低。主要评价课改课堂的学生参与率和主动性,以及教师课堂点拨的精当和是否保留了学科本味。不要因为改而改变了学科原有的特点和属性。

      他们把课改标准定为这样的“初级状态”,理由是要让教师明白,课改并不深奥,简单易操作。要把功夫花在“课外”去精心设计和准备。当然,也支持和提倡教师以更高的要求和有益的尝试走在课改的前面。

      三 改变一些认识

       学校领导还纠正了教师们课改认识上的误区。即,课改课堂不是题单练习课;不是精英学生的表演;课改课堂会增加师生教与学的负担;课改课堂只是年轻教师才做得到的;课改课只有某些学段或者某些学科好开展,我教的学段或科目就不好开展;学生“团团坐”是课改课的规定样式等等。不管课堂怎么变,采取何种形式,始终要让大面积学生在参与并体验的基础上“动”起来就是一堂好课。

       奇峰学校面对课改,是辩证地吸取其它学校课改的先进经验。因与城市学校差距较大,不学城市学校课改的某些方面。不盲目学习城市学校的“导学案”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只能根据农村学生的认知层次偏低和思想意识淡博等特点来稳步推进,不需要浮躁的课堂结构改革,要抓其精髓,博采众长,扎实走自己的路。

       该校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与实施做到了一步一脚印,稳打稳实,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小结会还表彰了部分课改优秀教师。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