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长赤镇桥梁小学:一双袖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18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何洁凡浏览量:1359
12月16日,又一个阴冷的清晨。这个季节没感觉有丝毫的暖意,冷中还带有一些刺骨,我的双手始终是冰凉的。车中我不停的搓着手,左转,右转,终于又到了长赤镇清泉村1社向凯的家门口。轻轻推开那扇熟悉的大门。“何老师你又来啦!”两位老人见我进门高兴地迎了上来。老人的儿子向凯为了两个女儿读书,一般农闲时都在市里做零工赚钱补贴家用,家里时常只剩下80多岁的两位老人为伴。“您们早餐吃了吗?准备吃什么,我给您们带来了牛奶,每天需要热热再喝”。“这国家脱贫政策真是好!这么冷的天还跑到我家来看我们,真让我们过意不去啊!”老人的一席话让我欣慰、感动。有很多人都觉得扶贫是我们应该做的,而这家的人却心怀感恩,一直以来都对我热情、感激。其实我能为他们做的有限,政策和钱都是国家给的,我就是时不时抽空来做一些己所能及的事儿。 半小时过去了,与老人匆匆道别后,我赶回校上课了。丢三落四的我把一双袖套落在了老人家中。两小时后,刚下课的我在办公室门口竟然见到了被帮扶家中的老人,我有些吃惊,更是不安,老人有什么事吗?我还没来得及开口问,老人急切地说道:“何老师你的袖套放我家桌子上忘记带了,我给你送来。”我的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意,原来只是为了给我送一双袖套,这么大冷的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人为了送一双微不足道的袖套走了近两小时的路程。多么质朴的举动,多么善良的老人。 我想请老人吃完饭休息一下再送老人回去,却遭到了拒绝。老人以不愿意给我添麻烦为由转身离去,看着老人离去时略显蹒跚的步履,我的心头为之一紧,一位80多岁的老人跟一双袖套,孰重孰轻?在享受国家大好政策时没理所应当地光接受赠予,而是心怀感恩,用实际行动去回报,这才是人性本真。这样互敬互爱的感人故事在不断发生,更加坚定了老师们对扶贫工作的信心。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