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坦溪小学:强抓“三风”立德树人

发布时间:2016-10-1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四川教育新闻网浏览量:4003

四川教育新闻网巴中10月13日讯(李斌)积极的学风,端正的教风,才能促成纯正的校风;纯正的校风才能孕育出优秀的人才,结晶为过硬的质量。坦溪小学依据“立德树人”的校训,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抓“校风”核心,攻“质量”重点。

凝心聚力纯正校风

“立德树人”是该校通过多年探寻出的坦溪小学文化的根。立德立校,曾经的道路交通文明教育推出了典范;树人强校,近些年该校的教育质量业绩彰显。一棵大树分两枝,扎根在该校的校园,见证了这一切。所以,坦溪小学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校训,是坦小人精神的追寻。

“立德”才能“树人”,干部队伍过硬、教师队伍凝聚力强是正校风的前提。如果要肯定近几年坦溪小学的成绩,应该与该校的团队凝心聚力、创新管理分不开。该校主要干部都是教学业务的能手,各有所长,也各自扮演好了角色,他们吃苦耐劳,勇挑重担,配合默契。不管任务多重,都齐心协力,毫无怨言。比如团委书记兼保卫,还负责水电维修,成天忙忙碌碌。在干部的带动下,该校的大多数教师也自觉克服家庭困难,顾全大局,勤学业务,积极工作,默默奉献,不甘落后。比如该校一位化学老师,家属曾患重病,住院一个多月,他却没有请长假,自己想方设法主动工作,不但没有耽误教学,而且中考评估他的教学科多次居全县前列。

开学前,学校就与干部职工签订了《廉政及作风建设责任书》,明确了主体责任和监督职责,为“正校风”铺路。为有针对性地抓校风建设,该校从五个方面展开了校风调查。由于师生热心参与,调查情况真实可靠,找出了该校曾经不够关注的问题。随即,学校归类分析,召集了干部会,重点就队伍建设、部门工作效率、配套设施维修等三个方面加强职责,限期整改;召开教师会,落实具体的纠风措施;组织学生干部会,强调了学生会、团委会职责,消除监管死角。

为优化队伍作风,树好正气,该校制定了“改进作风”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组织了改进作风、厉行节约、文明上网等方面的宣传倡议,从多方面积聚和传递校园正能量。该校通过提出干部廉洁、作风建设“六个不准”,规范项目建设、配套设施采购的管理,规范财物管理,遏制假公济私、公款浪费现象。该校对项目资金去处、生活开支、采购情况定期详细公布,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让干部自我约束,形成节俭意识,不乱花集体一分钱。通过这样扩散廉洁风气,干部理解,教师支持。

为加强学生品行教育,学校编写了《学生励志手册》,班主任针对学生品德习惯差异,选学选背,增补德育内容;又通过各年级“弟子规”解读、背诵,让学生明确并落实德行规范要求。

凸显质量端正教风

巩固和提升教育质量是该校工作的重点,是该校发展的永恒主题,该校必须要拿得出过硬的质量,才能给坦溪人民、给学生家长以满意的交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质量管理应体现在点滴细节上。以前,一些教师喜欢做表面工作,突击备课,突击完成作业批阅,不讲实用,不重效果,自欺欺人。为根治这一不良风气,加强教学环节的有效监管,学校修订了环节工作督查考核细则,月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中听课与推门听课相结合,诊断把脉,引领教学。当然,也曾有个别教师缺乏专业尊严,工作疏懒。学校通过专题会,敲警钟;通过个别谈话,引起警醒;并对考核学科提出特殊的考核办法,借活动开展调动这些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追寻教育的价值,赢得尊严。平时,该校让学生参与教师考勤;期末,该校让学生测评教师,以切实转变教风。

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实施,学校扎实推进了全员赛课活动,95%以上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赛课,堂堂有精制教案,有说课,有评分,有点评,有互评。近几年,在市、县讲课赛中,该校有二十余名教师获等级奖。

广取博学培育学风

“三风”建设,学风建设是基础,它既包括学生的学风,也应包括教师的学风。

教师的学风影响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影响学生的学风,最终影响质量。所以,抓质量必须从师生学风抓起,以教师的学风带动学生的学风。

为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学校督促教师挤时间多读有益的书。要求教师必读专业书籍,另选读理论书籍,或根据自身实际选读跨学科书籍,或参与网上阅读。书目、内容自选,强调学习要有连续性,要有读书笔记,学校全面督查。这样,该校的教师边工作边学习,学有目标,内容广泛,生活充实,受益不浅。

为激发师生进取心,该校启动了江口醇“树人奖”(这个奖用于重奖成绩优异、参加活动成果突出的学生和作出重大贡献、有重大影响的老师),而且每期都表彰了先进,奖励了特优生和一线教师。

为加强学习习惯培养,该校每期组织了作业展评,通过教研组组织了学法专题指导;为帮扶后进生,各班组织了结对帮扶小组,抽记抽练抽写,帮扶有目标,关爱有措施,行动有效果。根据不同个体的发展需要,该校必须提供培育不同潜质学生的成长环境,为他们铺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