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第三小学一年级家长会温情启幕
发布时间:2025-09-11来源:渠县第三小学 作者:通讯员 王进 李晓梅 陈德艳浏览量:2431
当下教育,分数重要,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当下重要,但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能力和综合素养更重要;家长的认知重要,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更重要。而这些“更重要”的教育目标,离不开家校双方的同频共振与协同发力——2025年9月8日下午,渠县第三小学的校园里暖意融融。一年级各班教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怀揣着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与老师面对面围坐畅谈,共同开启这场以“家校携手,共护成长”为主题的家长会。这场别开生面的“教育之约”,不仅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更凝聚起“以爱育爱、协同育人”的温暖力量,为刚步入小学的孩子们铺就坚实的成长基石。 聚焦核心:四大维度筑牢成长基石会上,一年级组教师团队围绕“习惯、安全、全面发展、家校协同”四大核心议题,与家长们深度对话,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共育行动,让“科学育人”的共识在细节中生根。 习惯养成:小细节里藏着“大未来”“课堂上的一次举手发言、书包里的一支铅笔摆放、睡前的一次自主洗漱,都是孩子‘规则意识’的萌芽。”老师以“小习惯成就大未来”为核心,通过真实案例分享,建议家长从“听、说、做”三个维度同步发力:课堂上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大胆表达”,生活中鼓励“规律作息、自主整理”,并强调“家校标准一致”——比如家庭与学校统一作息时间、共同使用“整理书包清单”,让孩子在重复中形成肌肉记忆,在细节中培养责任感。 安全教育:用“趣味”筑牢安全防线“安全是成长的底线,更是教育的前提。”针对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学校创新安全教育形式:通过“交通安全手势舞”让孩子在律动中记住交通规则,借助“防溺水情景模拟”让家长与孩子角色扮演“危险场景如何应对”,还发放了《家庭安全自查清单》,涵盖“阳台防护、插座安全、陌生人应对”等12个居家细节。“当孩子能主动说出‘红灯停绿灯行’,当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检查家里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就真正走进了心里。”老师的分享让家长们频频点头。 “五项管理”:给成长留足“呼吸感”“一年级无书面作业,不代表‘零任务’。”会上明确了“五项管理”的落地举措:以“趣味口头任务”替代机械抄写(如“给家人讲一个课堂故事”“用拼音画一幅画”),保障每天10小时睡眠(建议晚8:30前入睡),严禁手机进校园,同时推出“21天亲子共读挑战”和“阳光体育打卡”活动。“我们希望孩子在玩中学、在动中长,让成长有‘呼吸感’,而非‘压迫感’。” “五育并举”: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光”围绕“德、智、体、美、劳”,学校设计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班会课上的“小小值日生”培养责任意识,数学课上的“数字游戏”夯实计算基础,体育课上的“趣味运动会”增强体质,美术课上的“树叶贴画”点亮审美,更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小能手”实践(如整理书桌、帮忙择菜)。“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我们要做的是让‘德育’有温度、‘智育’有深度、‘体美劳’有广度,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家校同心:三维联动凝聚教育合力“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需要‘家校同频’的合奏——老师是指挥,家长是伴奏,只有节奏一致,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为让“家校共育”从理念走向行动,学校提出“三维协同”倡议,让教育合力在互动中升温: 一、“定期沟通”架起信任桥:建议家长通过“每周家校联系本”“每月电话沟通”“学期成长档案”三个渠道,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老师也会通过“班级群温馨提示”“个性化问题单独约谈”,让沟通“有温度、有针对性”。 二、“亲子活动”拉近距离感:学校计划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故事爸妈进课堂”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沉浸式感受孩子的学习生活,“当家长看到孩子在课堂上自信发言的样子,教育的默契会自然形成。” 三、“耐心包容”守护成长节奏:“刚入学的孩子可能会哭闹、会丢三落四,这都是正常的‘适应期’。”老师特别提醒家长,面对孩子的“小问题”,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拥抱,用“你今天比昨天进步了”的鼓励,帮孩子建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家校的耐心,就是孩子成长的‘安全感’。” 温情期许:共赴孩子成长的“下一站”“教育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家校并肩’的温暖旅程。”家长会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但“共育”的种子已悄然发芽。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会议让我们明白,教育孩子不是‘学校的事’,而是‘我们和老师一起的事’,以后一定积极配合,和学校‘同频共振’。” 未来,渠县第三小学一年级组将持续以“孩子为中心”,用“专业的教育、温暖的陪伴、开放的心态”,与家长们携手同行,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校共育”的阳光雨露下,自信、快乐地走好小学第一步,成长为“习惯好、能力强、有温度”的新时代好少年。(通讯员 王进 李晓梅 陈德艳) |
责任编辑: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