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江陵学校教师赴蓉参加国基教育大讲堂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4-08来源:通川区江陵学校 作者:通讯员 孙家玲浏览量:2846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通川区江陵镇中心学校贾丽德、黎琴、侯秀娟、孙家玲四位老师来到成都西南交大参加了统编教材背景下指向“学习力”的小学语文“学习设计”研讨会。

QQ截图20190408124227.png

本次研讨会围绕“学习力”的“学习设计”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规则的设计、学习工具的设计三方面呈现了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

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在西南交大的学生会堂有序地进行着。我们用心聆听,凝心思考,潜心笔记,收获满满……

QQ截图20190408124231.png

来自浙江的特级教师张祖庆,他以微电影为镐,以创意写作为灯,巧妙挖掘电影中的写作元素,引发学生对生命、成长、奋斗、友谊、梦想等一系列思考。别样的课堂形态令听者感慨不已,我们的写作课原来还可以这样呀!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诸向阳,他凭借语文统编本教材研发的“四大名著共读课程”,引领我们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每本书师生共读一个月,上三堂课: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他带领我们传承古代经典,推广课外阅读,在走向深度学习的课程整合中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习真正发生。

何捷老师的课堂充满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一次次思维火花碰撞出的独特体验……老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浑然天成。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紧紧抓住课后练习——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魏星老师执教古诗《墨梅》,“诗眼”的挖掘,建立起“语文要素.实践活动”相互转换生成的新型教学样态,把语文学习内在的规律揭示出来,同时也将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提升出来。

王文丽老师所带给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向操作的课例分享》及导读课《兔之眼》,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清新、质朴、细腻!爱,让人改变的良药;阅读,让人生的答卷更完美。始于阅读,终于生活。

特级名师蒋军晶,他带着一篇经典文章——《麻雀》走入我们的视野。他说:阅读课无非是做好“教”和“学”两个字。先明确教什么,与知识比较,更重要的是教“表达”,教“策略”,教“思考”。

不同的人对诗有不同的见解。孩子们说:

诗是什么?

诗是一个人在家静静地等待爸爸,

诗是有一天能看到姐姐回家的身影,

诗是有一天我们没有家庭作业,

诗是……

西南交大子弟小学的段虹老师像春天里的天使领着孩子们用“出神入画、展开联想”的写作技巧,演绎了一堂操作性强的作文课。

周益民老师在课堂中,启发同学们思考四篇寓言的“变”,由寓言中变的探讨自然引申到不变,教会学生品读寓言的方法。他以儿童的心态、姿态和方式,遇见儿童,引导儿童,用“思想的操作”和“操作的思想”让语文课走向诗和远方。

QQ截图20190408124234.png

书页因为翻动而飞翔,知识因为分享而流淌。虽短短三天,但专家们润泽生命发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提升“学习力”的课堂,为我们带来了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江陵学校参加的老师们将珍惜蓉城最美的“遇见”,分享给学校的师生,和大家一起去探索语文课的诗和远方。(通讯员 孙家玲)

责任编辑:归档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