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高考后,一些地区创造出高考“神话”的“超级中学”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教育界许多专家都曾对超级中学现象提出过尖锐批评。学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超级中学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不利于教育公平;第二,有研究者认为,超级中学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素质教育,有些更形成严苛的“遵守纪律与惩罚”相结合的持续“训练”(training)体系,因而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自由发展。
由于超级中学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成绩,因而受到家长和市场的欢迎;同时,超级中学对地区经济和声誉有所拉动,一般也会得到地区领导的支持,但在现实中非常成功的一些超级中学,却一直被教育专家基于教育基本原理和公平原则追问,超级中学的校长们和学者之间因此有激烈的争论。
对于以上争论,基于学生大学入学后学业表现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予以正面回答,但相关研究却非常缺乏。教育部所属重点高校K大学(以下简称K大)是国际国内公认的一流大学,各项排行榜均领先。我们尝试用K大2005~2009年5届学生数据 |